《我的姐姐》揭示二胎家庭中姐姐的委屈与无奈

姐姐,一个温暖而美好的词汇

但很多人却忽略了,每一声“姐姐”的背后,都藏着一个女孩的委屈和无奈。

——鹿妈

作者 | 叶丫丫

电影《我的姐姐》引发共鸣

电影《我的姐姐》上映后,口碑爆棚,影院几乎全场在哭。尤其是参与观影的女孩们,很多都是一次次拿纸巾擦干泪水,又一次次眼泪止不住往下流。

看着张子枫饰演的姐姐,在牺牲自己、养育弟弟和追求自我、放弃弟弟的选择间,苦苦挣扎时,我无比心疼这个荧幕里的女孩。

我想起前不久,婆婆跟我说的话:

“应该给女儿生个弟弟妹妹了,这样她也有个伴,也能偶尔帮忙带带小的,以后两个孩子长大了,凡事也能有个商量的人。”

可是,我不想,更不敢。

一声“姐姐”,一辈子的枷锁

电影中的姐姐安然,在18岁之前一直都是独生女。上大学之后,父母又生了一个儿子。安然刚刚大学毕业,拼命赚钱存钱,一心想要考研去北京。而这时,父母突然出车祸死了。留下年仅6岁的弟弟,没人养没人管。姐姐,成了唯一抚养人。

安然一心只想把父母留下的房产卖了,钱跟弟弟一人一半,然后帮他找一个条件好的家庭,寄养了。她不想为了一个孩子,放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。

而这时,家里的亲戚全都跑来指责她:

“他可是你亲弟弟啊!”

“你爸妈供你这么大,你对得起你爸妈吗?”

就连一直以来把她当亲女儿养的姑姑,也不止一次劝她:

“长姐如母,你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把你弟弟好好养大。”

“你要是敢送走你弟弟,我就去法院告你!”

可是没有人替这个女孩想过,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她,如果带着6岁的弟弟,她的人生该怎么办,她的未来又拿什么去拼?

就像电影中,安然声嘶力竭地质问:“我爸妈死了,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我的责任,明明做错事情的人不是我!”

是啊!就因为她是姐姐,所以她连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都没有。

不被偏爱的女孩,一生都在寻求治愈

我们常常说,生完二胎,我们对两个孩子的爱是一样的,但往往很多时候,我们很难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。更多时候,我们会忍不住把更多的精力,花费在小一点的孩子身上。

曾在网上,看到一个小朋友的留言,莫名觉得扎心:

“我有一个妹妹,她9岁了。可是就是因为这个妹妹,有个问题困扰了我9年。小的时候我生病了,爸爸抱着我跑出去,脚趾受了伤好久才好。可是现在呢,早上的时候,我几乎看不到妈妈的身影,她每天早上忙着给妹妹穿衣服、洗脸、催着她吃饭,一点都没有顾及到我。”

字里行间,我仿佛看到一个充满委屈的女孩,一边哭泣,一边偷偷写下这些文字,泪水一次次打湿纸张和字迹的画面。

因为一个女孩的成长中,父母笃定的爱,才是她未来乘风破浪最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
这世间所有女孩,都无需觉得抱歉

电影《我的姐姐》中,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情节:姐姐安然都已经读大学了,她的父母还要高龄生二胎,最根本的原因是:重男轻女。

自从安然出生后,她的父亲就一直想要个男孩,甚至不惜为此谎称安然患有小儿麻痹症,是个瘸子。所以在10岁以前,安然一直都假装自己是个瘸子,在别人面前一瘸一拐地走路。

因为不是儿子,安然从小到大受尽了委屈。

重要的是,这世间每个女孩,都值得被认真对待,好好珍惜。

请一定要告诉她:你们很爱她,不论她是不是姐姐。

THE END
<<上一篇
下一篇>>